闽江源生态保护研究院因校制宜,打破制度束缚藩篱
发布时间:2019-02-13   浏览次数:194

闽江源生态保护研究院因校制宜,打破制度束缚藩篱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成果报送绿色通道。完善研究院成果报送反馈制度,健全信息公开方式和共享程序,确保研究院专家合法合规获得、使用有关数据资料。广泛吸收各界生态环保决策咨询机构和专家加盟,形成“需求库、信息库、专家库和成果库”,实现信息共享。建设研究成果宣传推介平台,综合运用学术报告、高端论坛、蓝皮书、报刊、新媒体等形式和载体传播研究成果,准确把握和运用智库──媒体互动规律,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手段,“向上”、“向下”、“对内”、“对外”多维度传播推广智库成果。扩大决策咨询成果影响力,形成信息快速通报和发布机制。开通研究院专家建议直通车,通过专报信息等形式,形成智库成果上报、跟踪、反馈机制。尤其是着力用好民主党派、统一战线、各级政协等系统参政议政的“直通车”优势,解决好成果报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信息报送双向流动机制,探索一套由上至下和由下及上的需求对接机制。由上至下指的是省、市党委和有关部门根据当前重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向研究院专家征询意见的约稿“点菜”机制。由下及上指的是由研究院每年发布项目申报公告,着力推出一批具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操作性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不定期组织专家就国内外生态环保热点问题进行研判,最后整理成专题快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的“建言”机制,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是集中整合学院的学科优势资源。加强高校智库建设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以学科为依托,聚集和建设专业的研究团队,建立研究院首席专家制。研究成果做到有学理支撑,立足特色,坚持打深井、做长线,有所为有所不为,拿出实用、管用的政策建议,形成品牌项目。重视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大数据的运用。研究院建设要出成果、出基地、出人才,踊跃参加党委、政府、政协等发布的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咨政建言要选题准确,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领导关注的问题以及社会难点热点进行接地气的研究,观点鲜明,可操作性强,报送及时。

三是建立研究院专家“旋转门”制度。推动研究院高端人才与党政人才之间有序流动,分期分批推荐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到各级党政机关、研究机构和基层一线挂职。2016年,研究院遴选了44名中青年教师赴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和乡镇一村进行挂职、进修和实践。在研究院高端人才团队岗位设立特聘岗位或兼职岗位,聘请一批具有决策咨询经验的离职或退休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参与智库研究工作。2016年以来,陆续聘请21名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理论素养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作为客座教授,既有市党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市委党校,又有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领导干部。吸引高层次专家“驻库”研究,探索实施智库人才“旋转门”制度,形成了人才交叉流动的良好格局。通过开展对策研究和咨询服务,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生态环保领域的“高级智库”。

四是建立参与决策机制。畅通研究院与党委政府沟通渠道,组织专家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咨询、论证和评估,树立大局观、战略视野和政治定力,抓住党和政府决策急需解决的重大生态环保问题,开展针对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政策研究,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例如,2016年与福建省政协、三明市政协、三明市人大合作,联合举办了多场生态补偿、农村环境整治、森林资源利用、生态扶贫、节能减排、供给侧改革方面的现场调研、高层对话、论坛征文等活动。建立党政部门与智库高端人才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实现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有机结合,促进双方良性互动。构建灵活高效的智库运行模式,探索建立第三方遴选、协议制管理、后期赎买式资助、实际用户评价、动态流动等新机制,引导智库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