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我校6项成果获得2020年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01-05动态浏览次数:549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2020年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校共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以项目驱动创新班为引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特等奖培育项目,《旅游类产业学院新生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获一等奖,《基于资源化工试点专业群的生态智慧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4项成果获二等奖。此次获奖成果是我校有序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的丰硕成果。获奖数量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一)打造引擎 多元联动——“五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新变革

我校在省内率先启动转型发展探索。在转型实践中,针对资源整合难、要素协同差、产教融合效果不佳等问题,学校坚守校地共生、为用育人理念,创设项目驱动创新班新范式,并以此为引擎,构建专业群、产业学院、应用型教学团队和课程有机协同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经过四年实践,通过打造驱动引擎,突破专业群要素协同难瓶颈;学生中心导向,落实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主体功能;校企多元混编,提升教学团队与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等措施,有效破解转型诸多难题,取得良好成效。毕业生就业率、社会满意度稳中有升;第二课堂育人能量获得释放,学生省级及以上奖项井喷式增长;学校入选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教育部“卓越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高校、全国 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三明学院-中兴通讯 ICT学院入选省示范性产业学院;《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 等媒体都对转型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二)跨界融合 循环共生——旅游类产业学院探索校企共生人才培养新生态

面对旅游类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办学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校企深度合作不够、应用型师资等教学资源缺乏、学生管理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通过举办校企合作论坛、教学改革论坛等活动,逐步建立校企共商对话机制,首创天元旅游产业学院,探索出“跨界融合,循环共生”的人才培养新生态。

天元旅游产业学院精准对接专业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调整现有专业方向课程,构建了高端接待业管理、旅游规划设计与策划、旅游企业运营管理、研学旅行与环境解说等课程群,重点改造20门专业课程;强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先后举办5场校企合作论坛、修订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撰写50余篇教改论文、建立3个应用型教学案例库,对接产学研用项目,形成科研反哺教学典型案例10余项。

(三)精准对接 精益实践——资源化工专业群打造生态智慧型实践教学新模式

近年,氟化工、新能源等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呈现智能、安全和环保发展态势,迫切需要跨界应用型人才。资源化工专业群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省级应用型学科,集成化工、材料化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和资源环境科学等协同育人效应,发挥化工省级一流专业头雁作用,针对实践教学过程缺乏产业深度介入,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岗位技能需求,实践教学方式“滞后”信息技术变革,实践教学资源供给不足等主要教学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智能技术,对接区域化工产业集群,构筑一体引领(实践教学共同体)、两翼发力(实践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方法)、三轮齐动(工程化教学平台、产业化教学团队、多维化教学评价)专业群生态智慧型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从理化分析、制备合成、测试表征、工程设计到中试放大跨专业递进式实验实训体系,培养具备“绿色工匠素养”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新工科人才。

在实践探索中,化工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位青年教师获福建省教学比武比赛二、三奖。连续四届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化工实验竞赛中南赛区团体三等奖;近100名学生考取选调生及中国科学院等硕士,升学率居全校前列。原省委书记于伟国肯定项目在服务氟化工产业“立足地方,发挥学科优势,有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显著”。

(四)基因嫁接 实体运行——“三个变革”实现三创人才新跨越

深化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改革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解决三创人才培养“各类资源分散、政策落实不力”“课程吸引力弱、课堂高阶性差”“评价手段单一、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学校通过变革管理、教学、评价等三个模式,形成面向全员、贯穿全程、全方位融入的三创人才培养“三变革”模式,即以集约化理念、实体化运行创新管理组织形式;以融合性机理、学科化思维创新课程专业建设;以双主体激活、关键点突破创新师生评价方式。

经过6年实践,多方资源集成、师生活力迸发,培养模式优化。其中,获得各类资金支持6000余万元,推动出台相关制度30余项,建成3.59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各类兼职三创教师、创业导师661名,“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突破50%;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1806人次、参与教师专利申报151人次,申报“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项目7535项,累计22142人次参与,获省级以上各类三创竞赛奖项3144项,学生创业率及毕业后创业群体比例逐年攀升。

(五)三对接三转变三合力——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显成效

该成果依托我校艺术设计国家级特色专业、产品设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21项省部级教改及课程建设项目,针对技术与社会的不断变革对设计类人才培养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提出了“三对接三转变三合力”理念:即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工作坊、创新班、创客空间为载体,实现情境、内容、师资三对接;教学场、教学元素、教学范式三转变;形成课程创新力、教学精准力、育人协同力的三合力。

经过6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检验,该成果趋于成熟。获全国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中国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建成国家级“设计+”众创空间、省级数字艺术与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产品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门;多门课程教案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案等奖励。学生作品获德国红点、美国IDEA等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1348人次;学生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中国美院等海内外名校优先录取为研究生;毕业生就职阿里巴巴、洛可可、网龙等知名企业及设计机构并得到广泛赞誉。

(六)理念先行 平台支撑——成果导向教育改革创特色

为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难以有效实施等问题,学校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先导,开展成果导向管理平台建设与实践,重塑教育教学理念、重构教育要素体系、重建教学评价方法,形成了“目标一致、量化评价、聚类优化”的教育教学改革特色。

成果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理念转变到位,理论创新突破。教师形成成果导向理念,实现培养目标管理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过程评价创新。发表论文35篇,课题立项1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二是教育质量提高,培养成效显著。2018年教育厅公布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本科毕业生5年月薪增幅排行榜中,三明学院位居前列。毕业生对所学知识及能力水平满足工作需求的程度、校风学风等方面均高度认同。三是平台具有领先水平,示范效应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导向教育管理平台”,被多家知名媒体报道。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教学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