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学史明理为引领广大人民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发布时间:2021-05-11动态浏览次数:468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坚持以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为原则,从中国人民选择、革命精神力量、百年实践规律等维度,深入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是从本质上引领广大人民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从人民选择维度“明理”是固本增信的重要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行的最大动力。回望中国近代历史,面对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对西方历经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学习,社会各阶层都进行了苦苦探索,但这些求索与斗争都一一失败了。中国人民不仅呼唤新的领导力量,也渴求新的思想武器、新的道路选择、新的发展制度、新的文化面貌。历史的需要决定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分子们“以俄为师”的正确性,也决定了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选择的必然性。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了拯救中国绝大多数苦难之人的命运,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这个伟大的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年风雨,也让中国人民在百年实践中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

百年艰辛,百年砥砺。一百年来,中国人民不仅选择而且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也深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具有客观必然。

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能”之必然源于其坚定的初心使命。回望党的百年历程,任凭历史长河冲击涤荡,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不畏牺牲和勇往直前的姿态,代表人民、为了人民、赢得人民,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可以说,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能”之必然的最深层基因。

其次,马克思主义“行”之必然源于其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其内容主旨上以“人的解放”为终极追求,至今仍是真理的制高点。在其方法体系上,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科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指引人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正确指南。

再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之必然源于其鲜明的人民意志。近代中国的封建主义因腐朽落后成为人民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并不能改变广大人民的悲惨命运。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奋进,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构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最大程度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动力,而且根本保障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可见,从中国人民选择的维度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客观必然,是引领人民从根本上增强“四个自信”和升华信仰信念的重要基础。

◆从精神力量维度“明理”是立志崇德的思想支撑

李大钊曾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表明,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有时甚至会行至“艰难险阻的境界”,唯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历史证明,正是这些由“革命加拼命”组成的雄健精神,才让我们党将中国人民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既改变了人民的命运,也拯救了一个羸弱的民族。

百年锤炼,百年精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不仅体现了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的认识飞跃,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能”、马克思主义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

伟大革命精神表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创造创新能力。在党的百年奋进中,中国共产党既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文化的土壤,又激活了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创造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精神让中国人民逐步从愚昧麻木中醒了过来,从文化自卑的思想泥泞中站了起来,切实以更富勇气、更具骨气、更有底气的姿态不断迈向文化强国的新征程。

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既有封建礼教筑起的思想牢笼,也有西方列强文化侵略带来的精神摧残,这样的思想奴役使大多数中国人民的精神呈现愚昧无知、软弱颓废、苦闷压抑的状态。“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帮助在迷茫中找寻救国之方的先进分子们实现了用无产阶级的方法论来重新观察世界的精神飞跃,使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自此,在中国共产党这支“文化生力军”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挺起了精神脊梁,更在百年奋进中,以积极主动的精神不断破枷锁、开新路、创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的政治经济体系保障人民的精神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推进,逐步发展形成了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治理体系,这不仅为实现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以执政为民的政治制度也保障着人民的精神发展。

总之,悟透讲深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故事,阐明其中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精神本质,是引导广大人民以知性思维崇德向善的思想支撑。

◆从实践规律维度“明理”是致知力行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深刻表明了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的科学道理。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下遵循规律致知力行的实践探索史。

百年求索,百年力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能”、马克思主义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

其一,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之“能”在于其善于遵循客观规律和把握历史大势。譬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把握住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大势。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看到世界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作出的正确研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仅作出我国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而且也正确阐明了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定位。

其二,马克思主义的“行”在于其构建了契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表明,实践构成了现实世界和人生存的本体,人类在实践中通过发现和运用规律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因此,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广大人民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善于作为。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因为其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秉承对人的生存境遇终极关怀的正义理性,在对旧世界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原则,而且在遵循历史规律中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为世界发展谋大同的价值情怀。因此,从探析党的百年实践规律维度深化对党的理性认知,可从客观本质上引导广大人民顺应大势、善用规律、致知力行。

风雨百年路,青史照古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初心使命而砥砺奋进的壮丽诗篇,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善于把握历史大势笃行励新的实干智慧。立足新发展格局学深悟透党的百年历史,应当以感性与理性的逻辑统一,既深情讲好党的各种故事,更深刻讲明其中的理论内涵,唯此方能深度“明理”,方能引导人民真正做到增信、崇德、力行。(作者:欧阳秀敏 潘玉腾)

(新福建APP 2021年5月11日)

链接地址: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69705.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code=02153v000iENFL10jo100mWNOl353v0r&state=isShare

(福建日报第9版 2021年5月11日)

链接地址: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105/11/content_6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