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王乾廷校长在三明学院第八届本科教学大会上作题为《聚焦“课堂革命”,持续夯实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础》的专题报告。
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纲,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高等教育学原理方法和专业认证理念,阐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历史经纬和内涵演变、培养人才的基本面向和需求指向,高校课堂的立德树人内涵要求与课堂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属性等内容。
报告结合三明学院地方应用型本科基本定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析学校学科与专业的关系,阐述学校在本科教学理念确立、目标能力构成、课程矩阵实现、课堂要素配置、质量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以新时代本科课堂新要求为遵循,阐述“课堂革命”的路径与方法,以及夯实本科教学基础的基本着力点。
报告强调三方面问题。第一,课堂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基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作业面”,也是优秀教师成长为“大先生”的重要载体与通道,每个类的课堂都有其本质要求和特定作用,要深刻理解和钻研课堂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第二,“四新”建设是把握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脉搏的重要工程,其构成板块的要点在于学科产业深度融合和前沿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多维交叉,要准确把握产业演变与内涵更新动态,以优质的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反哺和支撑构建创新课堂。第三,“课堂革命”的根本要求是守正创新,其支撑要素包括产教融合、教学团队、新理念的践行和新课程的开发,要努力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开发和拓展课堂展现形式、内涵形式和新生方式,让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惠及学生。
报告指出,课堂是学校的“全息照片”,反映学校办学治校的整体水平能力。以课堂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夯实本科教学的基础,符合新时代本科教育的主旋律,符合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本科教学改革重要突破口。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设的意见建议。一是要履行“教育者先受教育”,主动把学习与接受教育转化为自觉,按照“四有”标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改革和转变思路方法,把握我校学生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秉赋和特点因材施教。三是确保构建合格和完整的课堂,以破旧立新革故鼎新的作风,改进教风,努力甩去过时落后的不合理惯性教学做法,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力争穷尽方法克服疫情对完整课堂的冲击。四是构建有活力的课堂,持续培养一批在教学课堂上肯于深入钻研、在创新工作上敢于探索、综合能力较强且深受学生喜爱的骨干教师。五是构建“融教材”体系,从学术、工程、应用、案例等方面,向学生提供和传授具有时代烙印和科学技术前沿特征的综合创新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学生、学术、学科”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六是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要深入对受教育者状态与趋势的科学分析,加大组织和投入力度,着力建设示范课堂,形成面向受教育者的定制课堂和个性化课堂,增进习得效果。七是以“新工科”、“新文科”、“卓越计划2.0”和专业认证等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激发二级学院和系(部)、教研室的积极性,建设有本领有活力开放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八是学校持续巩固加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向改革要动力,在建设要素上发力,扎实推进“云中大学”、智慧教育和高质量科研、服务工作、基础条件等建设工作,为“课堂革命”提供保障支持。
报告中,王校长就新一轮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工作进行说明和布置。
(党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