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最近这段时间连续降雨,要特别注意林下作物的排水和高温高湿引起的病虫害防治……”6月20日,在沙县区青州镇管前村,三明市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负责人叶炜正耐心指导高氏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加喜做好铁皮石斛和金线莲雨后管护的注意事项。
高加喜是大田县人,去年因业务扩大需要,他在三明各地寻找合适的场地,最终被青州镇优越的地理条件及惠企政策吸引,便在管前村成立高氏仙草合作社,开始进行林下套种铁皮石斛和金线莲。
野生铁皮石斛被誉为“药界大熊猫”。近年来,市场需求激增导致野生资源枯竭,林下种植则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如何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高加喜有点迷茫。
今年初,沙县区委人才办以青州镇为试点,建立“农产品育植、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一站式服务模式。在青州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合作社和三明市农科院达成合作,建立铁皮石斛、金线莲培育基地,种苗由农科院提供,专家团队每周来基地指导,实现从育苗到种植的全过程科技服务。
在此基础上,青州镇还帮助合作社积极对接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来自台湾地区的武丽君博士达成合作,在管前村设立乡村振兴实验基地,不仅帮助制定销售方案,借助抖音、淘宝等开展网络销售,还将产品带回台湾进一步打开销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今,在沙县区,像他们这样穿梭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创新种植的各类人才就有近百名。
为给人才提供更广阔舞台,沙县区建立集招才引智、人才培育、品牌打造、联系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组织实施创业培训、直播带货、联谊交流等活动,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和阵地保障;此外,沙县区还出台《回引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九条措施》,回引98名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到村担任村两委干部,通过发放一次性安家补助、生活补助、租(购)房补助等举措,真金白银保障人才干事创业。(本报沙县记者站 黄 悦 许 琰)
(三明日报3版 2022年6月22日)
链接地址:http://smrb.smnet.com.cn/pc/layout/content/202206/22/content_12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