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导航

三明学院闽西红韵寻脉实践团赴闽西三地探寻革命精神

时间:2025-07-05浏览:1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1周年,进一步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引导青年大学生追溯红色革命记忆,体悟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与抗战精神,7月3日至4日,三明学院闽西红韵寻脉实践团走进永安、宁化、长汀三地,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探寻革命精神传承创新之道。

永安足迹:于岁月留痕中触摸革命初心

7月3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抵达永安,先后深入吉山村、大湖村等地。在共产党员羊枣烈士纪念馆前,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了羊枣以笔代枪投身抗战的故事,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顾全大局和担当民族救亡责任的情怀。大湖村作为抗战时期重要物资中转站,村民们踊跃支前的事迹至今传颂,字里行间皆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担当。馆内史料与村中遗迹相互印证,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全民救亡图存的坚韧力量。

宁化寻根:从长征起点中感悟精神内核

当日下午,实践队奔赴宁化。在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队员们踏着红军曾走过的红土,与讲解员交流中,红军集结时缺衣少食、出发时负重前行的细节愈发清晰,那份长征精神中“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决绝令人震撼。在长征革命纪念馆,通过珍贵文物与历史图片的系统展示,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宁化作为长征重要起点的历史地位,实践队成员张靖毓说:“踏上红军走过的土地,才真正懂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的含义。我们的长征,就是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让更多人在回望历史时,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长汀探源:在战斗遗址中思考传承新篇

7月4日,实践队走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在探访松毛岭战斗遗址、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革命遗址中,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烽火岁月的残酷与革命先辈的无畏。通过与村书记的交谈,大家更加深刻领悟到长征精神的厚重内涵和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认识到传承革命精神,不仅要葆有“不畏强敌敢拼搏”的血性,还要兼具“守正创新谋新篇”的智慧。随后,实践团队前往长汀县博物馆,探寻汀州独特的革命文化底蕴。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通过一件件泛黄的史料、陈旧的实物,重温了汀州在革命历程中的光辉过往,感受到了汀州人民在斗争中展现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对闽西长征精神与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为探索红色精神传承路径积累了鲜活经验。实践队以青年视角提出的创新思路,为推动闽西红色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思考,更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民族复兴奋斗中,用理想之光照亮前路,用信仰之力开创未来,彰显了青年一代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