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导航

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学子开展长征标语多语种诠释实践

时间:2025-07-12浏览:10

为探索长征精神国际化传播路径,7月5日至7日,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红土星火”社会实践队深入闽西革命老区,在永安、宁化两地开展“‘词’见峥嵘·‘言’铸丰碑”长征标语多语种诠释专项实践活动。实践队发挥外语专业优势,通过溯源红色标语、感悟革命精神、开展多语种翻译,以青春力量肩负起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

实践队首站走进永安马洪村红军标语博物馆,对馆内300余条“红军日记”式标语进行系统记录与考证,结合文献史料梳理每条标语的时代背景与精神内核。

图为实践队成员赴永安马洪村参观红军标语馆

在宁化革命纪念馆、长征纪念馆,队员们通过泛黄布告、激昂宣言等实物展陈,深刻理解标语在革命年代发动群众、鼓舞斗志的“特殊武器”作用,并在人民英雄革命纪念碑前缅怀先烈,筑牢历史认知根基。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宁化革命纪念馆以及长征纪念馆

在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宁化凤山村,实践队踏访红军集结故地与红军医院旧址,从简陋器械与斑驳石墙中体悟“救死扶伤、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切身感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为后续国际诠释工作注入情感共鸣。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宁化凤山村开展学习调研

围绕“如何让长征精神穿越语言壁垒”的核心命题,队员们组建专项小组开展严谨的多语种翻译与诠释。针对“苏维埃”“赤化”等核心术语反复推敲译法,既忠实原意又注重精神传递;对标语中的口号、比喻撰写背景说明与文化注释,助力国际受众理解历史语境与精神价值,以专业能力活化红色历史资源。

图为实践队成员开展调研讨论

此次红色寻访与专业实践,是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学子将语言技能与国家叙事深度融合的宝贵尝试。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更切身感受到外语人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时代责任。实践队表示,将持续完善“长征标语多语种术语库”,通过线上展播、国际文化交流等形式,让承载共产党人初心与民族品格的“峥嵘词句”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精神的闪亮名片,为弘扬奋斗、奉献与和平精神贡献青年智慧。

(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