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闽台乡土微景观营造学社项目驱动创新班一行,深入德化县龙门滩镇碧坑村开展现场勘察调研与测绘工作。期间,团队专程拜访龙门滩镇人民政府,结合碧坑村的资源禀赋以及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依据当前闽台乡建乡创“陪护式”服务模式,量身打造了一套乡村振兴方案。


碧坑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大量古迹文物(粹美桥及古驿道客栈等)与自然景观(拥有双溪夹境、鱼跃浅滩的自然景观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从调研结果来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文创产品,也没有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景观节点;二是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优质生态资源尚未充分转化为旅游资源,餐饮、民宿等配套设施不足,游客接待能力有限;三是交通条件有待改善,外部通往该村的公共交通班次较少,村内部分道路较窄,需要合理拓宽;四是生态旅游培育需进一步推进,依托自然景观规划游览项目、结合农房改造发展民宿等工作仍有提升空间。
针对这些痛点,安显楼副教授指导实践团队制定了相应解决方案。产业发展方面,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融入当地文脉设计文创产品,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开发玫瑰园婚纱摄影基地旅拍等旅游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助力打造“德化”区域公共品牌。旅游开发上,着力推动景观与业态协同提升,一方面,修缮祠堂、廊桥等古建筑,打造闽台古建非遗研学基地;另一方面,利用当地水利与自然景观资源,规划游览路线,建设露营基地等设施,结合“药食同源”理念改造农房发展民宿,逐步完善旅游配套。交通改善方面,推进村内道路“白改黑”及拓宽工程,新建停车场以优化入口交通;此外,规划山林游步道,方便游客欣赏村落全貌。
本次实践以助力碧坑村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闽台乡建乡创做法,为碧坑村实现“五大振兴”提供支持。未来,团队将依托碧坑村“中国传统村落”优势,整合生态资源,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打造文化展览和休闲旅游相关节点,发展“水利+非遗研学基地+文旅康养+闽台+”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让碧坑村在保留乡愁的同时,实现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链接:
http://bjtime.china.com.cn/2025-07/30/content_43188625.html
来源:中国网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