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三明学院,香樟凝翠,丹桂飘香。9月12日至13日,机场、动车站、校园内随处可见佩戴党员徽章的身影,一抹抹“志愿红”穿梭在迎新各环节,这是三明学院师生党员响应学校党委“亮身份、作表率、办实事”号召,深入迎新一线,以实际行动为2025级新生筑牢“入学第一关”、传递“组织第一暖”的生动场景。
初心如炬,点亮迎新第一站
“迎新工作既是服务窗口,更是党建实践的重要阵地。”在学校党委的精心部署下,各二级党委组建的“师生党员先锋服务队”如约而至,成为迎新现场最亮丽的风景线。资源与化工学院党委构建“三区联动”迎新网络,打造“移动接待站”,推行“首问负责制”“双核验”流程,确保服务高效、安全、有序;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以“一站式”报到引导和“一对一”精准帮扶为重点,提供“全天候”后勤保障;海峡理工学院党委将报道点化身一站式服务“红色引擎”,提供“注册-缴费-物资领取-宿舍分配”全流程服务;教育与音乐学院党委通过“提前规划、暖心陪伴、持续跟进”三部曲,让组织关怀从“纸上”落到“新生心坎上”。

细雨润物,温情相伴暖人心
“同学你好,我来帮你!”——这是迎新日最动人的话语。从动车站出口到校门,从报到处到宿舍楼,佩戴“党员志愿者”标识的师生们,用“手递手的帮助”“心连心的交流”,消解新生初入校园的陌生感。——体育与康养学院“三立方”党员服务队的教师党员耐心解答专业疑惑,文化传播学院党员志愿者从“入住”到“融入”的暖心接力,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员志愿者“前置化”“精准化”的分享与关怀,艺术与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新生入党教育宣传。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润物细无声”的理念,让新生在踏入校园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思政铸魂,共绘育人同心圆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广大师生党员以实际行动传递党组织的关怀与温度,让新生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刻起,便感受到“组织在身边、党员在行动”的浓厚氛围。机关党委以“初心引航向,启蒙育新人”为主题,深入学生社区,设置“家校连心桥”接待点,邀请优秀学生党员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入党初心进行现场交流,激发新生的政治追求与进步意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将“红色课堂”搬至迎新大本营,举办“中共中央驻地”展览,系统展现党带领人民从苦难中奋起、在斗争中成长的辉煌历程,实现迎新工作与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则通过驻班党员深入宿舍、班导全程陪伴、党建宣传点现场宣讲等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迎新细节,助力新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

迎新工作渐近尾声,党旗飘扬处的温情故事仍在延续。这次迎新不仅是一次服务实践,更是一场生动的党性教育,为新生开启了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大学篇章。许多新生在党员志愿者的感染下,主动询问入党程序,希望成为这个温暖集体的一员。“明德、明理、明志”,三明学院全体党员将继续秉承校训精神,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