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日,福建省首批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教师)工作室三明学院“石榴籽工作室”组织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前往建宁、泰宁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党史学习现场教学,让“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走入少数民族学生心间。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环,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加深各民族学生的交流,是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的有力支撑。”三明学院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祖力胡马尔·艾合买提在参与活动时说道。
本次活动汇集了来自藏族、水族、仡佬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1个少数民族的30余名师生。期间,在当地红军后代的指引下,同学们参观了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周恩来旧居、红军街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每到一处,同学们都认真听取讲解和观看展览,一件件革命保护文物,一张张革命历史图鉴,都记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苦难辉煌。
2020级信息工程学院阿布都热西提同学表示:“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穿上了红军服、红军帽,一种神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一场特殊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对我意义非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明学院通过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晚会、前往革命遗址现场教学、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等形式不断促进文化交融和民族团结,让各民族学生能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围绕在一起,真正做到“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强国 202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