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党史宣讲、文艺下乡、为群众办实事……这个暑期,三明学院牢牢聚焦“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以“项目化+清单化”实践思路,打造面向全校学生的四大“红色课堂”,以参与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方式引领学生学深悟透百年党史,凝聚干事创业青春力量。
用好地方资源,巩固“红色学习课堂”
充分发挥三明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校院重点立项的54个党史学习实践团先后奔赴三明各县市区的红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追忆红色历程,感悟初心使命。同时,设置“六个一”实践活动清单,全校万余名学生全员投入“做一场党史宣讲、读一本党史学习书籍、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做一次招生宣传、寻访一位校友、写一份调研报告”的个人党史学习实践。借助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契机,组织13名新疆、西藏籍学生开展“青春践行明院蓝,情融新藏石榴红”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学习感悟民族发展新成就新变化,将红色精神与“石榴籽”精神相融合,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创新多元形式,开辟“红色讲演课堂”
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史知识、党史故事、三明红色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党史宣讲、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巡演为主要形式,校青年党史宣讲团赴校内外企业、军营、社区、乡镇、学校开展集中宣讲43场,分散宣讲20场,组织大学生艺术团实践队赴泰宁县下渠镇、永安市某部队驻地及沙县区金沙消防救援站开展“庆祝建党百年”文艺巡演3场,以生动活泼的讲演形式普及党史知识。
丰富教育载体,打造“红色云上课堂”
学校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依托微博平台发起话题#践行“三明三康”,献礼建党百年#,鼓励全校学子线上分享党史学习实践内容与感想,话题阅读量超233万,讨论量超2800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9期“明院青年讲党史”、100余期“明日明月带你学党史”、52期“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学习实践风采,阅读量累计10万余次。借助抖音平台开展实践活动直播,26个团队积极分享党史学习实践风采,累计播放量达3万余次,互动量1千余次,掀起云上学党史热潮。
注重服务实效,夯实“红色实践课堂”
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学校确定了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红色资源保护等内容的重点实践服务项目。在完成“六个一”实践清单的基础上,935名学生参与团队实践,累计开展163次活动。422人参与地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近5000小时。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赴宁夏闽宁镇开展支教、助农实践,积极投身闽宁协作发展新征程;机电工程学院学生赴明溪县胡坊镇胡坊村开展家电义务维修实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将墙绘艺术送入医院以及基层乡镇,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建筑工程学院学生赴清流县林畲“红军村”开展毛泽东旧居和红军夜校三维建模工作,创新宣传保护红色基地。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党史学习教育的温度热在基层、暖在人心。
(新福建APP 2021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