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
2024-08-21
|
|||||||||||||||||||||||||||
一、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 学科门类:工学 类 别:机械类 中文名称:新能源汽车工程 英文名称:New Energy Vehicle Engineering 代 码:080216T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人才培养目标(毕业后3-5年具备)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政治观念,适应福建经济发展、具有大机械工程背景、掌握新能源汽车工程学科系统理论和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应用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骨干工程技术人才,能承担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运营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二)毕业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规划,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要求,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具体如下: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毕业要求
三、专业介绍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我校2024年获批的新专业,同时我校也是福建省内第一批获批该专业的高校。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博士学位5人。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结构、汽车检测、车辆动力学仿真、智能网联汽车等专业实验室7个,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在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建立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专业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条件充足。通过校企合作,相继成立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地市级科研平台3个,其中“福建省微小型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是由福建省发改委批准建设的科技服务平台。 专业定位: 结合三明学院建设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为满足福建省汽车领域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特需专业。该专业属于机械、电气、材料、控制工程等的交叉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理论、车辆设计制造以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电动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设计、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汽车试验学、汽车制造工艺学、新能源检测与诊断、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等。 就业方向: (1)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产品检验等技术工作,如在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参与新车型的研发和生产。 (2)在车辆管理、车辆检测、售后服务、理赔定损等行业工作,也可在中、高职院校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教学工作,或者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政管理工作。 (3)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