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与实效,9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明德楼(二)107智慧教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欧阳秀敏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授课教师参加。
本次备课会重点围绕本学期设立的四个教学专题展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的四位教师分别就各自负责的专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脉络梳理和教学讲解,她们紧扣“决胜‘十四五’ 奋发向前行”“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阔步迈向农业强国”“携手周边国家 共创美好未来”等主题,从理论内涵、时代背景、现实案例和教学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为全体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指引。
此外,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还实施了一项重要创新:全院授课教师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每四位教师组成一个授课团队,共同负责一个教学班,每位教师深入主讲其中一个专题。备课会上,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游丽艳主任与教学科林碧凡老师对此创新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团队授课模式旨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增强教学深度与互动性,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教师的精专讲解中获得多维度、立体化的知识体验。
与会教师围绕新授课模式和各专题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专题化教学配合团队授课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认同。多位老师就如何加强团队协作、做好专题衔接、优化考核方式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欧阳秀敏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凝聚共识,积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加强集体协作和资源共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备好课、讲好课,切实将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为学生喜爱、收获显著、具有思想影响力的“金课”。
(叶丹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