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哲学家论坛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王伟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原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福建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龚高健,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炜琳,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向阳,三明学院党委书记陈列平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三明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君诚主持。
 
    赵剑英代表主办单位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哲学家论坛自2019年发起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扎根实践,本届首次走出浙江落地福建三明,旨在让学者切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三明实践。三明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森林覆盖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林改和医改均走在全国前列。他强调,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使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运用“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新的文化生命
   
龚高健在致辞中指出,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进行的深邃探索和理论前瞻,形成了“生态省”建设、“晋江经验”“数字福建”“四下基层”等宝贵思想源流和治理智慧,为理解新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提供了鲜活教材。他诚挚期待与会学者深入福建、深耕实践,从这片改革热土中汲取哲学思考的源头活水,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张炜琳介绍了三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三明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积极承办了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活动,在理论阐释与地方实践结合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继续关心支持三明发展,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助力三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区域高地。
   
王向阳介绍了福州大学办学历史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效。他表示,本届论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哲学回应时代之问的重要举措。福州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加强与各兄弟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共同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陈列平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深入三明调研指导,为三明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活水。本次论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真切响应。通过学者间的思想碰撞,必将为推动理论创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注入强劲动力。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为三明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传经送宝,共同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王伟光作论坛主旨报告。他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三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民族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他强调,要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承前启后的历史方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报告从唯物史观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脉络,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他呼吁哲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实践,在理论创新与地方经验的结合中,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哲学智慧。
   
本届论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明学院共同主办,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三明市委党校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哲学工作者参加论坛,深入研讨交流24场次。
   
(张璐璐、李雅琪/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