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践使命 奋楫笃行启新程 --三明学院青年科级干部培训班侧记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次数:10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实践之行淬炼过硬本领。10月29日-11月1日,三明学院青年科级干部培训班在宁德成功举办,43名科级干部(含新提任干部)通过专题授课、现场研学、交流研讨等形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能力提升。校党委副书记、党校校长廖景榕深入研讨现场,与青年干部面对面座谈交流,共话成长、共谋发展。

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把理论学习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才能让干部在思想上站得高、看得远、行得稳。培训聚焦思想引领与履职能力双提升,精心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系统设置专题课程,特邀宁德市委党校、福州大学等专家学者登台授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实践与探索——谈<摆脱贫困>的理论价值和思想贡献》专题课堂上,专家以详实的史料和鲜活的案例,系统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重要理念的形成脉络与时代价值,让学员们深刻领会到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中蕴含的战略思维和为民情怀《打造高效能的职场执行力》、《新时代干部必备的七种能力》等课程,则紧密结合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形势、新任务,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精准对接干部履职需求,着力提升学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实战能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案例教学中,授课教师通过深入解析典型案例,深刻阐释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实践价值。系列课程层层深入,为学员夯实理论根基、注入奋进动力。

溯源践行,淬炼初心使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让理论学习成果真正入脑入心,培训班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寿宁县下党乡、福安市下岐村等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调研实践过的地方,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

在下党乡,学员们踏上全长7.5公里的山间小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的足迹徒步前行。山间小径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扶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在鸾峰桥上,当地老党员深情讲述总书记当年在此与群众共商脱贫之策的往事;在“难忘下党”主题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生动展现了下党乡从“地僻人穷”的特困乡到“绿水青山”的幸福乡的蝶变历程。

在下岐村,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的脱贫故事令人动容。从昔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水上人家,到如今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下岐村的变迁正是“没有连家船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小康”这一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学员们在行走中感悟初心,在聆听中汲取力量,对“滴水穿石”的坚韧与“四下基层”的务实有了更为直观的体会,服务师生的初心使命也愈发坚定

凝心聚力,共绘发展新篇

培训的落脚点在于运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培训班以“实干争先,强能笃行,争做学校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主题组织专题研讨,学员们结合学习收获与岗位实际,谈认识、讲思路、谋举措,现场氛围热烈。

校党委副书记廖景榕在座谈交流中认真听取学员发言,对大家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并围绕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提出要求。他强调,青年干部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要把此次宁德研学的收获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推动发展的本领,勇于直面学校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善于用创新思维破解工作瓶颈,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思想在交流中升华,力量在共鸣中凝聚。“要善于把‘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融入基层党建,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从事党务工作学员石朋朋表示。从事学生工作的学员杨章萍谈到,“将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目标,把培训学到的执行力提升方法转化为以点滴坚守推动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还有从事教务工作学员杨焓表示:要以‘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深入师生一线,精准掌握需求、破解‘思想贫困’,让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此次宁德研学,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也是一次精准的能力赋能作为学校落实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培训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深化教育培训成效,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党委组织部(党校)/供稿)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荆东路25号电话:联系电话/传真:0598-8398766Email:smxyzzb@163.com

三明学院党委组织部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