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明德、明理、明志
【校训解读】
“明德”即“明德致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求崇德修身、锤炼品格、积极进取、臻善臻美。
“明理”即“明理致用”。意出《朱子语类》:“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要求明察事理、明了道理、躬行实践、学以致用。
“明志”即“明志致远”。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求志存高远、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明德、明理、明志,既是三明学院师生坦荡做人、乐学勤业、成长成才的行事准则,又是严谨务实、艰苦卓绝、奉献社会的精神追求。
三明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福建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前身是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陈宝琛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学校秉承“明德、明理、明志”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校园精神,坚守“创应用强校、育致用大才”愿景,实施“转型、提质、增值”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内涵发展,与新时代同向而行,正朝着创建地方一流应用大学的远景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位于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故里、中央苏区、中国绿都、全国文明城市——福建省三明市。校园占地面积1421.43亩,各类建筑面积约39.7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8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6.22万平方米。学校藏书588.48万册(含电子图书423.95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29.19%,高级职称教师占44.02%,“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为61.24%,省级高层次人才69人。
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工为重、以师为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以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4个。
学校是全国首家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的高等院校;荣获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入选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建设高校、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福建省5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三明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入选福建省示范性产业学院,荣获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培育院校;获福建省首批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教师)工作室、福建省学校团干名师工作室建设试点;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试点校、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新一届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等多项荣誉,办学成效受到主流媒体广泛关注。2020年,在“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500强”排行榜中,学校排名跃居全国高校第140名、福建省内高校第6名,上升位次全国第一。
(学习强国 2020年12月18日)
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