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厦门市报告一起境外输入关联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情况,4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同时,近期南京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北京、湖南、安徽、广东、四川、辽宁等省市陆续出现关联病例。根据省、市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提醒函》有关要求,为切实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现就做好近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面开展行程排查。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迅速将疾控、卫健等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风险提示传达给每位师生员工,遵循“五类人群”归口管理的原则(教职工由人事处负责、学生由学工部负责、后勤服务人员由后勤管理处负责、留学生由海外学院负责、台湾教师由台港澳办负责),立即对全体师生员工以及共同居住人员近14天的旅居史及健康情况进行全面排查,落实“一人一档”信息跟踪机制,持续开展“日报告”工作。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如实报告个人健康、位置、异地流动等信息,不得漏报、瞒报、迟报,相关牵头单位第一时间将归口管理人群的排查情况汇总至校疫情防控办。
二、严格开展外出审批。各部门、各单位要压紧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从严审批师生外出活动申请。即日起,各部门、各二级学院非必要不组织出省研学、交流、培训及社会实践等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原则上不跨省旅游,非必要不出省。海外学院、台港澳办要重点加强目前身处校外的留学生、台湾教师的联系工作,动态掌握相关人员行程及健康情况。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暑期所属单位师生员工的健康信息和行程情况,认真督促落实“出省返明入校前”须开展核酸检测要求。如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明人员,务必提前报告学校和所在社区,严格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相关隔离工作,隔离期间不得擅自外出,更不得入校。
三、严格出入校园管理。保卫处要进一步加强校大门出入管理,入校人员一律开展体温检测及“二码联查”(即查验健康码、疫苗接种标识)。同时分类落实以下要求:一是近14日有省外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教职工、后勤服务人员等,须持7日内有效的核酸检测报告入校;二是暑期已批准留校的学生,即日起,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不得离开三明市区,确需外出的,须经所在二级学院和责任部门审批同意,同时报备学工部。如14日内有省外低风险地区旅居史,须持7日内有效的核酸检测报告方可再次申请入校;三是学校未正式通知开学返校前,学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四是社会来访人员,暑期继续落实“预审预批”制度,凡是近14日有省外低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须持7日内有效的核酸检测报告办理入校手续;五是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者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等关联的人员,一律不得入校。
四、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各部门、各单位要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等途径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护知识,面向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再宣传、再教育、再引导。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不到人员聚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践行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等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全体师生员工要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不适症状时,须立即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行程轨迹,就诊过程中要正确佩戴防护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五、全力推进疫苗接种。现阶段,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好办法,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产生有效保护,显著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动员无接种禁忌症、但仍未参加疫苗接种的师生员工,尽快前往属地疫苗接种点,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确保在秋季开学报到前完成全程接种,做到早接种、早保护,落实应接尽接要求。
六、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当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传播能力增强,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十分艰巨。全体师生员工要深刻认识到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持久性和艰巨性,强化底线思维和责任意识,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履行所在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严格落实“五类人员”归口管理有关要求,亲自过问归口管理人群有关情况,杜绝出现管理脱节问题。因瞒报、谎报、不报个人信息,或工作懈怠、管理不到位造成疫情输入校园、扩散等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明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