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凝聚青年力量助力沙县小吃产业的新发展,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答卷。8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助力产业新”实践队走进沙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访过程中,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陈晓岚副主任介绍道,沙县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谋划“带一产、强二产、促三产”的产业发展布局,解决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瓶颈,推进沙县小吃朝“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助推实现富民强县。近年来,更是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创业青年加入到沙县小吃产业,让沙县小吃焕发新活力,不断“破圈”,推动小吃沙县在更大的更新的舞台上再领风骚。随后,实践队还相继走访了沙县区统计局、工信宇科技局、沙县区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调研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现状,搜集调研资料。
“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感受到沙县小吃产业是沙县城乡居民脱贫致富、就业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青年们更应该发扬创新创业精神,推动沙县小吃产业可持续性,创新性发展。”实践队员黄若曦说。
实践队成员邱世杰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到青年对于沙县小吃产业的发展具推动作用,青年人的参与有利于推动小吃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我们青年人应该投身于沙县小吃产业当中,积极助力沙县小吃产业的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乡村振兴需要青年的力量和担当,青年大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实践中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共同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