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焕新彩,产业富民领风骚——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22浏览次数:78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文化强国的自信心,130日至31日,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实践队前往沙县区探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在行走与体验中全方位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寻根追味,观文化昌盛


20213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对沙县小吃发展提出“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继续引领风骚”的殷勤期望。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实践队参观沙县小吃记忆馆、沙县小吃技艺民俗馆,领略“国民美食,大国味道”,感受俞邦村烟火气息,领略沙县小吃制作技艺非遗文化魅力。

作为古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浓缩了汉民族农耕饮食文化的精华,在沙县传统民俗文化的滋养下,传播着古老的传统饮食文化,在日常饮食之间使人们感受中国味道的传承,带给人们强有力的文化归属感,打造出独特的沙县小吃文化品牌。

沉心传统,延传承火炬

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沙县人民依托传统小吃技艺,打造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沙县小吃管委会,管委会主任张鑫介绍道,为发展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传承非遗文化,沙县区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沙县小吃技能培训专班,提升沙县小吃从业者的技能。依托三明市高级技校、农校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沙县小吃产业技能人才,编写《沙县小吃与地方特色菜制作技术》《沙县草根菜肴与风味土菜》等特色课程。选拔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传承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汉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数字化时代下,更是通过把非遗传统技艺小吃商户搬到互联网上,通过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使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可以浏览线上门店、了解沙县非遗美食和技艺。 

古韵新妍,领时代风骚

三十余载,沙县小吃走出乡村,走进城市,走向全球。沙县小吃从未停止过发展的步履坚持与时代偕行践行出“实说实干,敢拼赶上”的沙县精神,“闯”出了一条幸福之路。

沙县醉有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林丽苹经理介绍道,该企业是沙县区首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培训、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小吃餐饮酱料生产企业从而助力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引领风骚。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感受到了新时代沙县小吃产业的创新发展,一个覆盖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日趋完善的产业链和多元的产业新业态正在沙县加速形成,沙县小吃正朝着“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目标奋力前行。

青言青语善做“躬行”者

  时代孕育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实践队员姜彩艳说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当代大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沙县小吃制作技艺非遗文化的魅力。我们将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实际行动,重走领袖足迹,探秘藏在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背后的饮食传承与创新,助力沙县小吃产业迭代升级再出发,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探寻沙县小吃成功之道,寻味沙县小吃烟火气,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在“沉浸体验”中了解非遗、感悟非遗、亲近非遗,做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