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三明学院学子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10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1日电 (杨雪梅 王纬轩)7月6日至8日,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明’心忆烽火”红色实践队深入永安马洪村、吉山村,沙县夏茂镇、富口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铭记历史,以青春之名传承红色基因。

一墙标语一腔血,百年红迹百年魂

  在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福建省首个红军标语实体博物馆——永安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实践队员认真聆听马洪村妇联主席吴兆男介绍馆内红军标语及其背后所蕴藏的历史故事。逢源堂内,随处可见房屋的墙壁、过道、房间中都有红军标语、红军漫画多达近300条,透过斑驳的标语,实践队仿佛看到了那些褪色的标语下永不褪色的初心。

  在“红色活化石”红军标语主题陈列展中,实践队员从波澜壮阔的红色画卷、铭刻历史的红色印迹、意蕴深刻的红色基因和结语四个部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会到红军标语所蕴含的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标语大多隐藏在老房子的墙壁、梁柱上,是我们村民在日常修缮房屋时偶然发现的。后来,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整理和保护,才有了现在这座红军标语博物馆。”马洪村村委会副主任廖金润向实践队介绍到。

  一步遗址一步史,千载英名千载歌

  在永安吉山村抗战文化旧址、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旧址、荷山中央红军东方军旧址群等地,实践队员重走红军亭、红军墓、红军造币所旧址、司令部和红军通讯部旧址等红色遗址,聆听彭德怀司令员、杨尚昆政委率领中央红军东方军驻扎在此的红色往事,追溯张廷发将军、邓子基教授等历代名流及革命先烈事迹,深切感受那段烽火燃烧的革命岁月,共同追忆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战斗情景,缅怀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

    作为红军前沿阵地,旧址群中的每一块砖石中封存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记忆。“教科书上的‘抗战’是一段历史,可站在这片土地上,摸到土堡被炮火熏黑的墙石,听着老人讲当年躲在山林里传情报的惊险,才真正明白‘和平’二字的分量。”实践队队员蔡心妍说道。

  一番对话一番悟,几代青春几代承

  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柯静茹、廖广涵与曾担任闽西北游击纵队通信员的茅金华、原游击队队员陈能清开展“Z时代与抗战英雄”的对话。陈能清回忆道:“游击队生活很苦,天不亮就要在各山头跑,不敢讲话,不敢咳嗽,走过的地方,稻草都要扶起来,怕被发现……”他们朴素无华却铿锵有力的话语蕴含着家国情怀,点燃了实践队员的爱国热血。

    “爷爷奶奶是中国共产党光辉革命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和他们的对话中,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战士对于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的热爱。我将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实践队员廖广涵表示。

  80年前,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80年后,新时代青年将以青春之声践行爱国情怀。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走访、人物采访、现场讲解等方式,深入革命旧址、聆听英雄事迹,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了解抗战历史和红色文化。后期,实践队将结合师范专业技能,对永安现存红军标语进行二次创造,汇编形成《永安红军标语硬笔书法集》,让青年学子在笔墨挥洒间更加深刻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完)

 

链接: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384854.shtml

日期: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