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康养学院开展“三学三送”暑期社会实践赋能乡村体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10

7月10日至11日,三明学院体育与康养学院师生团队深入尤溪县中仙镇、溪尾乡,开展以“‘三学三送’助力乡村体育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围绕“学文化、学精神、学经验”与“送理论、送健康、送教育”六大板块展开,通过实地调研、文化浸润、志愿服务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同时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社会实践队出征

学廉政文化,品诗词里的清风正气

实践首日,师生团队走进中仙诗社,感受本土文化与廉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当地文人志士以诗词为载体,将廉政理念融入传统韵律,创作出“清廉如竹节,正气贯长虹”等通俗易懂的诗句。实践队员纷纷表示,这种“接地气”的文化传播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既传承了乡土文化,又让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学习廉政诗句

学红色精神,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在竹峰村“尤德永”工会会议旧址,师生们聆听尤溪县首位女共产党员、首届县委书记廖怀玉的革命事迹。廖怀玉同志在艰苦环境中领导工农运动、建立红色政权的传奇经历,让实践队员深受触动。学生党员杨芳感慨:“前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我们更应珍惜学习机会,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中。”

聆听尤溪县第一位县委书记廖怀玉的故事

学党建经验,解锁“中仙样本”密码

作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市级“五星”党支部,中仙村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模式成为师生团队学习重点。村干部介绍,通过“五头”“三破三立”等创新工作机制,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解决难题,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生党员黄明增表示:“做好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沉下身子、掏出真心,才能赢得信任。”

学习“中仙样板”经验

送理论宣讲,播撒体育精神火种

支教团队利用课间时间,向乡村儿童讲述体育冠军的奋斗故事,传递“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孩子们围坐聆听,眼中闪烁着对体育的向往。支教队员李诗滢说:“看到孩子们因故事而振奋,我们更加坚定了用知识照亮乡村的信念。”

宣讲中国女排精神

送健康指导,筑牢乡村体质防线

傍晚时分,实践队化身“健康使者”,在集市、农户家中开设科学健身课堂,并为村民提供体质测试服务。通过检测血压、握力、肺活量等指标,团队量身定制健身方案,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适宜乡村的锻炼方式,并手把手教村民如何康养按摩。村民陈大爷体验后笑道:“原来科学锻炼有这么多讲究,以后要跟着专家好好练!”

血压测量

送体育教育,点燃乡村运动热情

针对乡村体育教育资源匮乏现状,团队开设舞龙舞狮、武术、田径、球类等兴趣班。在中仙中心小学,孩子们首次接触舞狮表演,欢呼声此起彼伏。支教老师陈婷婷表示:“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途径,更是培养团队协作与坚韧品格的重要载体。”

舞狮教学
舞龙教学

此次实践,三明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在文化传承中坚定信念。学院带队教师黄松泉指出:“‘三学三送’模式实现了高校资源与乡村需求的双向对接,既为乡村体育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国情、民情的认知。”未来,三立方志愿服务团队将持续关注乡村体育教育短板,探索“校地共建”长效机制,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绚丽绽放。

闭营仪式

(体育与康养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