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管理 首页  研究生教育  培养管理

三明学院机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10-11  浏览次数:10

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概况

学院名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名称

机械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代码

机械 0855

学制

3年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

简介

本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高端数字化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系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车辆动力学与振动噪音控制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及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机械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机械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机械工程、智能制造技术和车辆工程三个领域具有承担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和交流能力,具备熟练阅读机械工程领域文献资料、撰写外文学术论文的能力。

培养方向

  (1)研究方向1:机械工程

  (2)研究方向2:智能制造技术

  (3)研究方向3:车辆工程

、学制、修业年限

  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学分要求

  (1)在校期间应完成总学分33学分。课程学习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公共选修课3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8学分;专业实践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

  (2)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应补修不少于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中,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确定。

(二)专业实践

  (1)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学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

  (2)专业实践具体要求:提交专业实践计划、实践结束后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不少于5000字),需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三)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作为培养的必修环节之一,研究生应在二级学院和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境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创新学术论坛等有关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参加研究生处、科研处或各二级学院层面组织的研究生学术活动,如专家学术讲座、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等。具体参照《三明学院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学位论文环节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需紧密围绕机械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体现工程实践性,避免纯理论研究,在技术改进、工艺优化、设备研发等方面提出新思路或解决方案,结合校内外实验条件、校企合作资源或导师课题方向,确保课题可完成。

(二)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其内容包括选题的工程意义、国内外现状、工程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或实施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点;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前期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等。开题与毕业论文送审间隔时间不少于1年。

(三)中期报告

  中期考核的成绩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只有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期考核分个人自查,学科、专业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审定,经研究生处审核后向全校公布考核结果。

  (1)个人自查。研究生对照个人培养计划和相关考核要求,提交考核材料。

  (2)学科、专业考核。研究生向学科、专业考核小组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健康方面的情况,重点汇报学位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准备工作情况,导师可作简要的补充说明。考核人员就研究生的汇报进行查问,重点检查学位论文的准备工作。

  (3)中期报告与开题报告的研究内容偏差不得超过60%,如有超过需重新开题。

(四)评审与答辩

  (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研究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新方案、新方法和新手段等。

  (3)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有3位专家评阅,指导教师不得担任自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人;学位论文的评阅采取送校外专家盲审的形式进行;答辩委员会至少5位专家组成(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讲师的硕士生导师,其中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具体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其他规定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且需在D级及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录用或见刊)或受理发明专利1件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或B类以上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项或A类以上学科竞赛省级奖项1项。通过论文答辩,且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硕士学位。

  说明:以上成果均需与研究课题相关,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且以三明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学科竞赛学生需排名第一,导师为第一指导老师,且以三明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三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单位

学分要求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2251120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15

学分

225111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2651120003

研究生英语

2

32

1

海外学院(外国语

学院)

0651110004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1

16

1

机电工程学院

0851110005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1

16

1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必修课

0851320001

数值分析

2

32

1

信息工程学院

0651320002

机械振动

2

32

1

机电工程学院

0651320003

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2

32

2

机电工程学院

0651420004

机器视觉与工程应用

2

32

2

机电工程学院

公共选修课

 

人文社科艺术类

 

 

 

 

不少于2门且不少于3学分

 

自然科学技术类

 

 

 

 

具体课程详见《三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专业选修课

0651420001

机电液气传动与控制

2

32

2

机械工程方向

不少于7学分

0651420002

机械系统故障诊断

2

32

2

0651420003

材料测试与分析技术

2

32

2

0651420004

材料成型过程模拟

2

32

2

0651420005

智能传感器技术

2

32

2

智能制造技术方向

0651420006

机器人学

2

32

2

0651420007

先进制造技术

2

32

2

0651420008

工程信号处理

2

32

2

0651420009

汽车系统动力学

2

32

2

车辆工程方向

0651420010

汽车智能控制技术

2

32

2

0651420011

新能源汽车技术

2

32

2

0651420012

先进动力电池技术

2

32

2

必修环节

0653550001

专业实践

5

 

 

机电工程学院

7

学分

0653510002

学术活动

1

16

1-5

机电工程学院

0653510003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16

3

机电工程学院

毕业总学分

33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