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战时师魂传承实践队聚焦闽西抗战内迁校历史,奔赴长汀、永安、大田等地,开展以“解码内迁校史,厚植思政根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教育专业视角深入挖掘内迁校校史底蕴,为思政教育注入鲜活力量,推动校史传承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

溯源:触摸校史中的思政基因
实践队首站长汀国立厦门大学旧址,在厦门大学内迁历史研究专家林文清老师的引领下队员们从大成殿的历史余温中,探寻厦大师生“教育救国”的坚守轨迹;次日,转战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旧址,斑驳墙垣间,挖掘战时师范教育“育人育才、共赴国难”的使命担当;随后,抵达大田第二集美学村,74岁的范立洋老师二十年如一日坚守讲解,使“诚毅”校训化作最生动的思政教材。
队员们以专业调研为抓手,梳理三地内迁校在战火中办学、育人、护国的历史脉络,提炼出“坚韧办学、文化抗战、使命传承”的精神内核。这一思政基因,不仅是校史传承的灵魂,也是激励当代青年的精神灯塔,让历史照进现实,赋予青春奋斗更厚重的意义。
融合:教育专业赋能思政实践
作为教育专业学生,实践队创新“教育+思政”融合路径:将内迁校“艰难办学育人才”的故事,转化为思政微课堂素材,以历史讲述为纽带,向中小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通过课堂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体悟先辈在战火中坚守教育的不易,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协同效应,让思政教育从理论宣讲,转化为可触摸、能体验的鲜活实践。
传承:让教育抗战精神照进当下
基于校史调研成果,实践队同步推动三大行动:组建“内迁校史宣讲团”,走进校园、社区,以青年视角讲述“战火中的教育坚守”,让历史经验引发时代共鸣;与长汀、永安、大田三地共建“校地协同实践基地”,持续开展校史研究、文化传承活动,构建长效传承机制,让内迁校精神在代代接力中永续发光。
此次跨越三地的实践,是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教育专业学生“以专业践初心,以思政担使命”的生动答卷。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青春之笔,深耕校史传承与思政育人融合新路径,让战火中淬炼的精神,成为照亮新时代青年前行的火炬,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注入青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