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晚,由上海音乐学院、三明学院、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中共永安市委及永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热血东南·钢铁长城”红色音乐会在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和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师生以精湛的艺术表演和深情的舞台呈现,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果。

红色旋律淬炼思政之魂
音乐会在合唱《永安之夜》中缓缓拉开帷幕。师生们以柔美而坚定的歌声,再现了抗战时期东南地区军民同心、共克时艰的历史画面,将观众带入那段烽火连天却充满希望的岁月。随后,情景表演唱《救亡进行曲》以戏剧化手法还原了全民抗战的激昂场景,铿锵的节奏与饱满的情绪交织,传递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厚重使命感。


情景舞蹈《为了万家灯火》则以肢体语言深情诠释了抗战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学生们通过极具张力的动作与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个体与家国命运的紧密相连,令现场观众无不动容。合唱与领唱《胜利之歌》以恢弘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歌颂了抗战胜利的辉煌时刻,而歌伴舞《灯火里的中国》则以现代视角回望历史,表达对和平年代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专业实践赋能育人实效
本次演出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三明学院深化“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声乐、舞蹈、戏剧等专业教学,通过排演历史题材作品,引导学生从艺术创作中感悟民族精神、锤炼政治品格。参演学生汤潇龙表示:“每一次排练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刻理解了艺术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教育与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伍荣生指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通过红色主题艺术实践,学生得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社会责任感。”此次演出也得到了上海音乐学院专家的现场指导,两校合作凸显了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与育人模式创新的积极探索。
致敬历史启迪未来
音乐会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契机,通过音乐与舞台艺术串联历史与现实,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任的坚定决心。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许多观众表示:“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享受,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三明学院在“大思政”格局下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显著成效,也为高校艺术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未来,学院将继续围绕沪明合作与校地合作,推动红色文化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地方文化建设和国家精神传承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