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史略
 
   
当前位置:首页  书院史略  泉州
泉州
 

小山丛竹书院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北门街模范巷,是朱熹亲自创办的一所书院,亦是泉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占地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北临执节巷,东抵铜莲寺.南与府城隍庙一墙之隔,西距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都督第百米之遥.有一小巷相连。

 小山丛竹书院原为一座民间书斋,始建于北宋。南宋绍兴二十三年 (1153)七月,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常来泉州,被邀请到此讲学。他在这里建亭、种竹,讲授理学,并为书斋题写“小山丛竹”匾额。 该匾早已湮没.现存石刻“乃明人集遗迹刻之者”。明嘉靖年间,通判陈尧典感念朱熹的“过化”之功,重构“小山丛竹”亭,更名为“过化亭”,刻朱熹遗像于石,加以崇祀。清初,书院毁于兵灾。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泉州通判徐之霖主持重修书院。康熙三十九年,徐之霖见士子登乡荐者增加数倍而讲堂明显不足,又倡议扩建书院。康熙五十年,知府刘侃重修书院并改名为 “小山丛竹书院”。1925年,泉州佛教会将小山丛竹书院遗址辟为老龄僧人安养院,即温陵养老院,修缮过化亭。 1935年,弘一法师两次莅院短住.并补题“过化亭”匾额,该石刻今存泉州开元寺。“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山丛竹书院遗址改建为泉州市第三医院。“小山丛竹”石刻横额尚存,198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炉单位。


(泉州市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编.福建书院概览[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7: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