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三明学院师生实践队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组成社会实践团,以“红果筑梦,乡约三明”为主题,深入三明市洋溪镇共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行动是沪明合作框架下校校地协同的一次生动实践,有效助力城郊高优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跨区域高校协作新动能。

科技助农,沪明智慧共促产业提质。实践队先后走访洋溪镇中央坂农业产业园和省农科院国家级育种基地,与专家围绕育种技术、种植模式等开展深度交流。两校师生共同深入田间,实地考察种植基地,亲手采摘农副产品,并结合各自专业背景为农户提供精准建议,助推农业产业升级,彰显沪明科技合作实效。


文化铸魂,跨界融合激活品牌内涵。实践队共同探访饱饭坑村奥运冠军文化发源地,感受奋斗精神的力量;走进省级非遗“半山琴庐”,亲身体验古琴制作工艺,探索非遗技艺与现代产业融合路径,为地方产业品牌注入独特文化标识。


校校地共建,产学研协同深化合作机制。实践队走访梅列香料厂、华盛烤鳗鱼厂等当地优质企业,与企业家和村干部座谈交流,为移民村发展建言。师生还参观了三明学院氟化工研究院等重点平台,并就校校地合作新模式开展座谈,进一步夯实沪明校地合作基础。
青春服务,知识反哺彰显协作温度。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孝坑村,实践队共同感受乡村振兴成效;师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洋溪镇乡村振兴产业推介会,助力农特产品推广;在洋溪小学,为留守儿童开展食品安全与环保科普教学,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教育。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三明学院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本地资源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洋溪镇乡村振兴,在助推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展现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责所在和使命担当。未来,学校将依托沪明合作资源,深化校校地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乡土人才共育,推动“科技+文化+产业”融合模式进一步在洋溪镇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原文链接:
http://szjj.china.com.cn/2025-09/11/content_43224748.html